乒乓球發球技術視頻教學:如何控制弧線,怎么解決?
乒乓球發球技術視頻教學,發球時弧線太高而且控制不好弧線,怎么解決? 在小孩發球時,弧線太高而且控制不好弧線,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 初學以臉平擊發球為主,正手位站位持球手端平球置于手心手放端線后。 可能的原因1:拋球不夠直 可能的原因2:擊球點太高 練習時打不同的線路,擊球瞬間板形方向不一樣 引拍過大,會找不到擊球點 拋球要直,才能控制好球 看
乒乓球發球技術視頻教學,發球時弧線太高而且控制不好弧線,怎么解決? 在小孩發球時,弧線太高而且控制不好弧線,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 初學以臉平擊發球為主,正手位站位持球手端平球置于手心手放端線后。 可能的原因1:拋球不夠直 可能的原因2:擊球點太高 練習時打不同的線路,擊球瞬間板形方向不一樣 引拍過大,會找不到擊球點 拋球要直,才能控制好球 看
一、見過的世面越大,包容心和同理心會越強。燒乒乓球器材,至少是一個中性的事情,談不上好,也絕對算不上不良癖好,只要經濟上能承受即可。燒乒乓球器材,意味著花錢,肯在哪方面砸真金白銀,至少說明了對這方面的熱愛。自我娛樂,無可厚非。很多球友,見到身邊有燒器材的球友,總是忍不住勸導幾句“技術才是王道,燒器材是瞎花錢,耽誤技術進步”之類,那架勢特別像男人勸小姐從良,苦口婆心,語重心長,例子舉的有些
斯蒂卡黑檀7球板正手配什么膠皮旋轉更強同時控制更好? 其實旋轉表現歸根結底還是跟膠皮關系更大,摩擦球力量越多旋轉越強。當然作為膠皮也有摩擦力強弱之分,更多只是輔助加分項。從配置上看,黑檀7屬于硬面七夾,本身脫板速度較為搶眼,因此摩擦方面就顯得有些短板,配膠上確實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一般來說,硬面的球板我們還是主力推薦正手搭配粘性國套,因為本身粘性的滯后性效果可以稍微壓制硬面不易控的脫板速
我剛買了一支蝴蝶波爾ZLC,準備正手多尼克S1反手驕猛歐米茄2,請問這樣搭配可以嗎?有什么缺點? 配置理論上只要習慣了都沒有問題,主要還是看實際使用的需求與自身的打法風格。波爾ZLC本身屬于較為硬質的球板,兩面外套搭配起來自然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搭配確實有些“另類”,其實S1本身較為軟透,搭配外置ZLC在中等力量的前半段效果不錯,發大力會因為過透導致一定的失速感,即底勁差了些,若是用
學龍隊給狂飚龍5反手貼了狂飚3,雖然能擰能拉但是有點發不出力的感覺,需要更換嗎?如果要換什么能推薦的? 兩面狂燃3說實話比較挑人的,因為本身狂飚3的就是硬粘頂的屬性,在風格上更偏向于正手,即便是國手的反手狂飚,也是低硬度薄海綿的款式,目的很簡單,為了好打透出質量。另外,反手過渡球偏多,亦或是動作較大較完整的球友,反手可能駕馭狂3更容易,偏向于爆發力、短促的小動作,想完美駕馭反
如今很多發燒友很懷念有機時代的乒壇,屆時主力們手中的裝備幾乎沒有重樣的,五夾七夾纖維幾乎百花齊放,大伙們的跟風意識也沒那強。然而經過無機以及40+的洗牌后,如今國手們的裝備,乃至全世界國手們???裝備,都呈現一種同質化的趨向。似乎面對改革,大家都在規避器材問題,所以都瞄著幾款熱門裝備,專心練技術就好。 不過,趨于“標準化”的裝備選擇,或許是這個運動項目成熟的表現,畢竟世間萬物,終點即是
我是傳統左推右攻式的傳統打法,球板是蝴蝶王Taksim,沒有橫打所以背面貼個長膠配重,以正手快攻為主,小弧圈為輔,少有大力拉沖。現在正手用的多尼克F1,感覺小球處理不太理想,是否需要換一款套膠改善一下呢? F1配在蝴蝶王上面可謂是彈+彈的典型組合,曾受過不少簡單粗暴型球友們的推崇,但是從整體層面考慮確實不夠全面,正如你所言:小球稍微有點虛彈,不利于控制。 蝴
我是直板兩面反膠弧圈快攻打法,反手偏弱。現在用陽光刀鋒,正手貼天極3感覺力量稍微有點小,想升級一下。請問1000元內帶膠皮的纖維板有什么性比高的呢?求教底板和膠皮配置 DHS紅雙喜 狂飚龍5X 狂飆龍五X 龍5升級款乒乓球底板 更厚芯材 更強底勁! ¥850.00¥1500.00 在此需要友情提示一下,球拍并非價格越高越好,還得看性能與自己技術
挺拔薩碳,之前正手MX-P覺得防守不錯,進攻主動發力覺得太韌了,有啥其他推薦,另外如果反手配生膠是否合適,有什么推薦,最近想試水生膠。 薩碳以均衡全面和強大的防守能力著稱,甚至一度被網評為神板。MX-P覺得太韌的話,可以考慮同個品牌的EL-P或10,相對容易上手些。薩碳反手配生膠的話可能偏穩,速度和力量的威脅比較一般,當然,如果你打生膠不強調自己的主動發力,更多靠穩定性和落點的變化來得
目前的球板是狂飆龍5,正手藍海綿省狂,目前反手敏沖拉打都不錯但是搓球容易冒高,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嗎? A:龍5本身從配膠的角度上來說自由度較大,有人愿意貼狂飚,但大部分人還是愿意打外套。從搭配的角度上來說,敏沖與龍5適配是沒啥問題的,彈那是敏沖避免不了的問題,不止貼龍5搓球彈,基本上貼啥搓球都彈,然后正好又配上了本身也算彈的龍5,彈上加彈就直接冒高。 DHS紅
很多時候,球友們更新裝備的目的,并非是不可修復的戰損導致,而是想通過下一件裝備,來彌補自己技術上的一些不足,例如覺得自己防守太虛,想換一塊硬一點的球板來增加脫板速度;亦或是覺得自己拉球不夠轉,想換一支吃球一點的球板來強化自己的弧圈——此類球友比比皆是,而其中一部分米袋足的,便在一支又一支的更替過程中成為了身邊球迷眼中的“發燒友”。實際上,大部分達到專業水準的裝備,都會有一個偏向性的定位,
我的斯蒂卡CL乒乓球底板配上兩面紅雙喜狂飆3膠皮感覺特別重,打起來很不靈活,需要換膠皮嗎? 其實關于對狂飚3重量的誤解,已經持續很多年了。起因其實還是因為無機改革,在沒有有機膠水的滋潤下,內能套膠只能更加依靠出廠前的預膨脹,而蛋糕海綿的超大孔徑對于膨脹的吸收效果來的要比高密度更加貼合,因此無機時代之后,象征著新型科技的“蛋糕海綿套膠”成為了外套的主流。 斯帝
最近想更換底板為蝴蝶王或張繼科ALC,以前一直使用的是CL CRWRB橫板,正手弧圈快攻,反手擋和搓(沒有弧圈),請給個底板和膠皮推薦,謝謝! BUTTERFLY蝴蝶 張繼科ALC ZHANGJIKE ALC (36561)乒乓球底板 ¥1076.00¥1380.00 現在Vis已經是公認的“橫板蝴蝶王”了,Vis和張繼科ALC兩者的結構是一樣
很多發燒友,其實本身并不發燒,或許由于挑剔的天性,總是難現心中那柄最稱手的寶劍,從而開始了自己的燒拍生涯,甚至有不少發燒友,每支球板過手三天便出現于二手區,廢了銀子又丟了手感。 實際上,任何新裝備,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時間。無論球板、套膠,切莫用自己第一次上手試打的感覺來定性裝備的手感,因為大部分發燒友在更換裝備時都有著不同的起點,以更換蝴蝶VIS為例,若是從五夾板過來,一定會覺得球板太硬
斯帝卡Carbonado 190與斯帝卡Carbonado90同屬于斯帝卡Carbonado系列旗下的球板,均使用了瑞典專利的Textreme纖維,此纖維不同于我們常見的編織碳,它的特點在于自身可以拉伸、扭曲,因此可以呈45度、90度角度(相對于拍柄的角度)擺放,190和90均為90度角縱向甜區式擺放。 STIGA斯帝卡碳素190 Ca
我發力比較好,弧圈快攻打法用斯蒂卡納米碳王乒乓球底板怎么樣,如果可以怎么配膠呢? 斯蒂卡納米碳王9.8(STIGA Hybrid Wood)底板 碳王至尊球拍 ¥1014.00¥1690.00 斯蒂卡納米碳王9.8是一塊均衡又暴力的乒乓球板,當然必須得遇上像球友“狼主”這樣的發力猛男了。與其說是快弧,更貼切地說這是一塊弧快板。拉沖很給力,純
以前打單面,用蝴蝶王,現在想練練橫打,請問張繼科ALC球板是否適合直拍橫打?正反手如何配膠? BUTTERFLY蝴蝶 張繼科ALC ZHANGJIKE ALC (36561)乒乓球底板 ¥1076.00¥1380.00 對比蝴蝶王泰克西姆,張繼科ALC的面材從阿尤斯變成寇頭,同時厚度從蝴蝶王的7mm變成了5.7mm。如果說蝴蝶王是為了適應傳統左
蝴蝶超級張繼科反手準備直接上TENERGY,是應該配T64還是T80? 蝴蝶超級張繼科這塊乒乓球板支撐力較強,搭配這兩款乒乓球膠皮都能比較充分的發揮出其特性。而選擇蝴蝶T64還是蝴蝶T80,主要還是取決于你個人的需求,蝴蝶官方定位T64是速度型膠皮,而T80是均衡型膠皮。蝴蝶T64硬度偏高,整體吃球時間短,出球速度快,有一種硬脆的感覺,小力量更容易出效果,但是想完美發揮T64的能力
乒乓球底板和套膠如何搭配專家解答:黑標無字YEO、蝴蝶王、碳素90、黑檀7 “為什么我的球拍配置和某某的一模一樣,手感卻差別這么大?”有時候,搭配是一門很“玄學”的學問,即便兩支球拍配置完全一樣,膠皮剪大了一圈,亦或是多刷了一遍膠、甚至刷膠水的方向不同,都有可能會造成手感上的差異。有時候水平越高對裝備會越挑剔,但真正高水平的球員是能駕馭這種差異的,北京奧運會張怡寧大戰馮天薇,大魔王便用
尼塔庫無字大鳥一直以來都是我青睞的底板,球友們也多次建議換這款乒乓球底板試試,上月初逛動庫商城,發現無字大鳥特價,一咬牙一跺腳就入手了 尼塔庫無字大鳥地板做工確實精致,底板的邊緣出廠前已經倒角。稱之為無字大鳥主要是:手柄標記為大鳥(兩只鳥);板面沒有任何印刷字樣或圖形。據傳這塊板是專業板。小鳥的第三代。為了試驗這塊乒乓球板的性能與我以前用的尼塔庫WL、斯蒂卡T5.4不同之處,我沒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