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
- 乒乓球新聞
- 羽毛球新聞
- 戶外資訊
- 網球新聞
- 綜合類新聞
- 乒乓球技術打法
- 羽毛球
- 羽毛球打法技巧
- 戶外裝備導購
- 戶外知識
- 網球明星
- 運動健身
- 乒乓球比賽視頻
- 羽毛球比賽視頻
- 戶外裝備體驗
- 網球比賽視頻
- 足球
- 輪滑
- 乒乓球拍器材評測
- 羽毛球器材評測
- 戶外
- 網球裝備導購
- 臺球
- 騎行
- 乒乓球導購
- 羽毛球拍品牌導購
- 旅游路線攻略
- 網球
- 網球打法技巧
- 籃球
- 乒乓球明星
- 羽毛球明星
- 網球器材評測
- 游泳
- 登山/攀巖
- 乒乓球知識
- 羽毛球知識
- 網球知識
- 瑜伽
- 戶外視頻
- 乒乓球場館
- 羽毛球場館
- 網球場館
- 乒乓球比賽規則
- 羽毛球比賽規則
- 網球比賽規則
- 乒乓球促銷
- 羽毛球促銷
- 網球促銷
- 戶外促銷
- 綜合類促銷
- 綜合類
- 乒乓球教學視頻
- 乒乓球搭配技巧
- 促銷活動
馬特:長膠削球打法 只想聽“只有馬特會”
馬特從小就比同齡的隊友高,在練了一年半攻球后,教練看他個子高,柔韌性和協調性好,就讓他改打削球。馬特打過正膠和生膠,最后才打上長膠。我們一般認為的少兒比賽削球占優勢的觀點,得到馬特的證實,“在十三四歲打北方賽區和全國重點城市這種少兒比賽的時候,我的優勢挺大,得分很輕松。因為大家都是小孩,力量差,對手都很難適應我的球,我稍微變化一下就可以贏了。”打削球的馬特從小就喜歡研究乒乓球的旋轉,自己打過去的球怎么轉,對方回過來的球怎么轉,馬特心里都很清楚,“乒乓球最難琢磨的就是旋轉,有太多種變化,動作、節奏、膠皮和力量每一點不一樣都會制造出不同的旋轉,挺有意思的。”
熬過一年的“倒數第一”
國家隊,一開始隊友們也對馬特的球特別不適應,后來逐漸變成打不過同批隊友了。“從以前的我隨便打幾下就能贏,變成了對方隨便打幾下就能贏我。其實我打球也在變化,但大概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隊友們熟悉以后,就都知道我要干什么了。”成績最差的時候,馬特連續兩三次都打了大循環倒數第一,“很緊張也很有壓力,但只能面對,想辦法去贏。”2010年前后,馬特感覺自己遇到很多問題,正手質量不夠,削球的穩定性不夠等等,總贏不了球的時候就會想這個打法太難了。
那一年馬特沒有因為自信心受挫而變得消極,雖然訓練和比賽的時候他經常被打得“滿地找球”,但滿臺跑的時候馬特的腦子沒有閑著,他一直在總結經驗,尋找突破的辦法。2011年的一次青年比賽中,馬特獲得了冠軍,“很意外,拿完冠軍感覺整個人都翻起來了,自信心有了,積累的東西也都爆發了出來,人有了很大的提升。”隨后馬特上了一隊,日復一日的努力讓他有了更多的積累,“逐漸感覺人更整體了,那自然就是進步了。”
打法被動,人主動在馬特看來,削球是在比賽中比較被動的一方,“但打削球很適合我,我性格是不著急的類型,個子高護臺面積也大,爆發力不夠的缺點也可以被削球彌補,如果我打攻球,估計都來不了國家隊。”換新球以后,馬特起初覺得對自己的影響特別大,“旋轉至少比以前下降了30%。”很多以前能直接得分的球,現在都成了丟分點。“但反過來看,對方拉過來的球也沒那么轉了,凡事積極看待,調整自己,既然旋轉下降了,就從板數、能力和其他方面把那下降的30%補回來。”馬特選擇這樣來面對新球。
現在國家男隊只有馬特一個削球手,兵超聯賽里也只有馬特是削球,這讓他又嘗到了打削球的“甜頭”。尤其是聯賽期間,馬特覺得自己的打法并不下風,在剛結束的賽季里,他幫助天津俱樂部獲得了男團冠軍。但也正是因為男隊只有他一個人打削球,馬特也會覺得孤獨,“以前劉焱和陳鑫都在隊里的時候,我們能一起研究一下削球,我也能從他們的經驗體會中吸收一點靈感。現在的感覺不一樣了,很多時候要靠自己去想。有時候去和女隊的胡麗梅和劉斐聊聊,雖然我們的技術不一樣,但打球的感受是差不多的。”也正因為是男隊的“唯一”,馬特也感受到身上的責任,除了為了夢想和目標去努力,也想為了削球打法去努力,想讓男子削球打上更高的層面。
馬特是個自我調節比較快的人,雖然性格上有點悶,但不會困擾在一個問題里鉆牛角尖。馬特開玩笑說:“雖然也有郁悶的時候,但走出來得挺快,屬于‘沒心沒肺’型。”對于削球打法,馬特覺得是越打越有意思,他總結說削球會有一個比較艱難的時期,扛過了那個過渡期,人就能有更快的進步。“削球打法有一些局限性,但怎樣能解鎖這些東西,是我現在在尋找的突破,打出自己的特點,想聽到人評價說:這個只有馬特會。”
看完上面的“馬特:長膠削球打法 只想聽“只有馬特會””之后,應該對您購買一下商品有幫助: